有讀譯本的人應該都會有類似的想法,"我正在讀的這本書,寫是作者的原意?還是譯者的邏輯?"

最近在看獵人筆記跟唐。吉訶德,個人覺得這兩本在我看過的譯本裡,算是不錯的了,有時你會看到很多對岸作家翻譯的書藉,但因為國情,因為用字譴詞的習慣不同,所以同一個句子,與台灣譯者翻出來的意思就會天差地遠,甚至有些作者,在不同時期卻翻同一本書,那麼...書的內容也會有不一樣的意境。

又有一次,我在我們辦公室圖書館裡看到蒼蠅王一書,心想:這跟我家版本不同,拿來看看好了,結果我翻沒三頁,就擺回架上了,原因無它,我根本沒辦法接受那種直譯式的譯本。

最後..我不禁要問,我們該相信我們看到的內容?還是把英文或俄文拉丁文全都學會,直接去看正本呢?那麼..我們倒底是在看誰的書呢?

我今天看完了唐。吉訶德一書,雖然是濃縮本,卻依舊是相當的好看(志文出版社),內容描寫生動活潑,另一方面,也十分令人厭惡,這種反諷意味濃厚的小說總是如此,可是免不了的,總要看看內容寫些什麼,藉由小說,我們可以觀察到作者當代的社會情境,塞萬提斯在這一點上反應的相當好,所以我們也說這是本相當出色的小說吧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貓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